什么是强基计划?深度解读来了!
近年来,“强基计划”成为高考升学中的热门话题。作为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强基计划不仅是一次升学的机会,更是一条通往顶尖高校的“快车道”。那么,强基计划到底是什么?如何报名?考试内容是什么?录取后有什么优势?本文将为您深度解读!
一、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培养未来领军人才
1. 什么是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 强基计划的特点及优势
(1)聚焦基础学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旨在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
(2)小班化、导师制:强基计划通常采用小班制、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本硕博衔接培养: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等方面优先安排。
(4)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动态进出机制。
(5)高考后考核:强基计划的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后进行。高校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入围学生再参加高校组织的考核。这种安排有助于高校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6)减轻高考裸分竞争压力,为学生提供更多进入名校的机会。
(7)强基计划的校测环节由高考领域的专家直接考核,不仅能拓宽考生的视野,还能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8)强基计划将招生与培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提前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明确职业目标
(9)为在学科竞赛中获得银牌及以上奖项的考生提供破格入围的机会,且不占用原有招生名额,为拔尖创新人才开辟了特殊通道。
二、报名资格
1. 报名条件
(1)各省(区、市)符合202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高中毕业生。
(2)学科竞赛获奖者:在五大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可破格入围校考。
2.报名限制
(1)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的强基计划,且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
(2)报名时需选择1到3、4个专业志愿,部分高校要求考生选择是否服从调剂,具体数量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三、开放院校
1.39所双一流高校
强基计划面向39所985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顶尖院校。
2.2024年高校强基招生专业汇总
四、哪些孩子适合报考
1.想要通过强基计划降低名校入围门槛在强基计划录取规则中,高考成绩占了85%,校测占了15%,综合计算择优录取,打破高考“一考定终身”模式。同时,强基院校都为985名校,参加强基就可以理解为多一次被名校选择的机会,为高考升学增加一重“双保险”。既能缓解高考裸分压力,又能满足一些学生和家长的名校情结,增加名校录取机会。2.适合对基础学科和科研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强基计划面向的是对基础学科有强烈兴趣,并有意向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通常会单独编班,享受专属的培养方案和导师指导,同时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支持。
3.拥有竞赛奖项的学生更具优势
在五大学科竞赛(信息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获得金牌或银牌的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强基计划的破格入围资格。即使没有获得国家级奖项,竞赛经历也会在高校校测中带来显著优势。
五、破格录取
对于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可破格入围校考。破格考生仍需参加校测,但录取时享有一定优势。
六、分数计算与考试内容
1.分数计算
(1)强基计划总成绩由-高考成绩(85%)+校测成绩(15%)&体育测试-否决权(体侧优秀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组成。
(2)部分高校对破格考生(竞赛获奖者)的校测成绩有更高要求。
2.校测内容
(1)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① 笔试:难度高于高考,涉及竞赛内容。
清华大学往年考察科目:
理科类: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
文科类:数学、语文、历史等科目。
北京大学往年考察科目:语文+数学
②面试:考查综合素质、学科潜质。
③体测:作为参考,不计入总分。
(2)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
笔试:侧重学科基础与创新能力。
面试:注重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①复旦大学往年考察科目
l 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测试文史哲综合知识;
l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测试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测试计算与算法,物理学类专业测试物理,化学类专业测试化学,生物科学类、基础医学专业测试数理化综合。
②上海交通大学往年考察科目
l 数学、物理
l 数学、化学
③南京大学往年考察科目
l 考试模式
l 分初试和复试,初试考查学科素养基础。复试专业组1笔试科目为数理探究,专业组2笔试科目为化生综合,专业组3笔试科目为阅读表达。
l 考试科目
l 初试:
l 理科类专业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考试时间90分钟。
l 文科类专业考:语文、历史、哲学,考试时间90分钟。
l 复试:
l 理科类专业组1(数学、物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考试科目:数学+物理。
l 理科类专业组2(化学、生物科学专业)考试科目为:化学+生物。
l 文科类专业组(汉语言、历史、哲学)考试科目为:语文
(3)其他高校:
笔试+面试为主,部分高校增加实验操作或心理测试。
七、录取批次与统招志愿
1.录取批次:
强基计划在本科提前批之前完成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继续参加后续批次录取。确认参加校考后,若高考成绩达到入围标准,考生的档案将被省级教育招生考试院“锁档”。强基计划录取相当于在所有批次志愿之前的“零批次”。若考生在校考中表现优异且综合成绩达标,将被强基计划录取,其提前批和普通本科批次的志愿将自动失效。
2.是否影响统招志愿:
如果考生被强基计划录取,则不再参与后续批次的录取。如果未被录取,则不影响统招志愿的投档和录取。
3.录取专业问题:
强基计划学生原则上不允许转专业,但可在本专业内选择研究方向,具体以高校招生简章为主。
八、强基入围-“复交南”模式
2023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等八所高校采用了“复交南”招生模式。到了2024年,兰州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使得采用该模式的高校总数达到了十所。
1.学生只需报名即可参加学校的自主测试,且笔试在评价中的比重有所增加,这对竞赛成绩优异的学生较为有利。然而,由于校测安排在高考结束后不久,备考时间相对紧张,考生需要提前做好详细的学习和复习计划。
2.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前进行。这意味着考生在参加校测时,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和相应的排名尚无明确概念,增加了考试的不确定性。
3.如果考生在校测中表现优异,一旦被强基计划录取,其档案将被锁定,无法再参与后续的高考统招录取。即使最终高考成绩足以进入更理想的学校,也无法更改录取结果。因此,这种模式更适合那些希望冲击更高目标院校的考生,而不适合作为保底选择,考生在选择时应谨慎考虑。
总结来说,“复交南”模式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录取机会,尤其是对竞赛生有利,但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考生在决定是否采用此模式时,需全面评估自身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